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官网- AG平台官方网站- AG亚游|这些人印在钞票上 狠狠扇了中国创业浪潮一耳光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27    次浏览

康熙曾多次评价日本人,其中有一次的评价流传甚广:“倭子(日本)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高晓松在《晓松奇谈》节目中谈到日本,“日本是一个离我们很近又很遥远的国度”。他的意思是,虽然地域上日本离我们很近,但是我们对这个民族了解的真的很少,隔膜太厚。因为种种原因,数百年以来我们对日本积累了大量负面情绪,有意无意中隔离了这个名族太多的消息。再加上近年的抗日神剧无节操无下限恶搞日本人,让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真实面目,认识得越来越模糊。100君不是历史学家,但是认为纯粹的纠结于历史和不正视历史都是怂货的表现,这方面日本有点怂。不过,好歹中外史料都证明,日本曾经做为属国,向我们跪了很多个世纪,足以让很多人欣慰。过去的是非都不提了,可是要说到现代企业经营,日本不仅居高临下,简直可以说很残忍地扇了中国创业浪潮一耳光。日本钞票上的人,显示着他们都有企业家的基因简单说一个数据,中国寿命超过一百五十年的企业有5家,回想近百年历史变迁,5家感觉好像已经不错了。而日本也一度动荡飘摇,寿命超过一百五十年的企业却有将近3万家。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在意的普遍现象:国家通行货币上大多都会刊印本国伟人头像。当一个国家和政局稳定之后,尤其在近代经济全球化,货币,就成了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最大的名片。货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上面的图案尤其是人物头像,绝对不会马虎。翻看世界各国的货币,美国印富兰克林,英国印伊丽莎白,我们印毛爷爷······绝大多数都是政治领袖,开国元勋之类的人物。为了回答上一个问题,引出现在这个问题,的确很必要:日本货币上印的是什么?日本也曾刊印过政治首脑,但是近代以后,政治头脑却被逐步被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等日本民族精英人物所取代。 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夏目漱石,印在面值1000的日币上。 另一版1000元日币刊印日本医学家、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 日币5000面值的,刊印的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说家樋口一叶,她本人只活了24岁,看得出日本人对她的重视。 日币5000另一版刊印的是日本农学家,教育家,东京女子大学的创立者,新渡户稻造。 面值最大的10000元日币,刊印的是被誉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的福泽谕吉。他还是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因其对日本教育做出贡献巨大,故而把他看印在面值最大的纸币上。 等等,不一而足。看到这些不难想象日本之所以强大,是有着足够充分的理由的。事实上,日本人并不是不注重国民政治素养、忘记先贤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而是他们认为每个行业对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每个行业的精英都是值得敬仰和学习的。刊印这些人物,是为了让日本青少年更平等地看待每一行业,从小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每一个行业都是伟大的、必不可少的。会让他们更加务实,脚踏实地,以仰望者的角度开始自己的事业。也看得出日本人对自己民族的过去和未来的态度。正是这个原因,日本才会涌现出松下、索尼、富士通等等这一大批优秀企业,也才让“日本造”一度成为“精致”、“精品”的代名词。 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有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这样的连续55年专注做寿司的行业精英。日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精致化”的贡献,而这又跟每一个人从小的生活、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能成为英雄”,“人人都可能永垂不朽”的环境长期浸润下,可以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带着“使命感”降生的,他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要在某个领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才能。科教兴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喊得口号,但真正落实的没几家,找理由可以找一大堆,每个行业社会地位不同、收入不同······很多人最后无奈地总结,“你让我怎么办”?其实,并不是只有日本注重教育和传承,但是很少有民族能在普通民众中建立“每一个行业都是崇高而伟大的”,这样一个全民奋进并且真正能获得实效的“伟大”前提。相对于其他民族,日本做到了,并且是“从娃娃抓起”。而他们重视教育并不是从近代才做的,选取这些人头像刊印在货币上,只是为了更好被青年人接受,更好地发展教育。教育高于一切,一切行业都平等而崇高。日本跪了我们几千年,现在受不起了按世界人种划分,日本跟我们一样都划分为蒙古人种。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就是蒙古人种。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亚洲最聪明的是我们中国人。自打原始社会以来,我们就以我们的聪明风骚了几千年,日本因为“天生好学习”,学了我们几千年。可是只要一提到向日本学习,很多网友都会说,大环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改变的,并且在岛国适用的方针政策在神州大地未必适用等等。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前半句多少有些“天下兴亡匹夫无责”的推脱,后半句多少显露有些不屑或者自恃高贵或者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态度。以现实实例来看,企业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要远远比“匹夫”大得多。一个企业的价值体系建立之后,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比如企业家马云,以支付宝第三方支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交易中的“信任危机”。我们需要真正有存在价值的企业家、创业者,站在历史舞台中央,做些惠及子孙的事业,而我们的大环境也正在鼓励广大企业家、创业者做这样的事,所以这是一个很幸运的时代,是一个不应该有借口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一个企业家、创业者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成为标杆,其次是成熟,再其次是成长。而创业者主要处在成长到成熟的阶段,更应该主动去学习。其实我们也是一个好学的民族,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一个很怪的现象,当人们谈起“西洋”时,它就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至于“东洋”则好像自然而然被排挤到“矮穷矬”的队列。好像离我们越是近的我们越不愿意主动去了解,“越是远来的和尚越会念经”。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创业者,真的应该把重新调整一下焦距,把目光从跟我们文化差异、社会环境天差地别的“硅谷派”,转移到跟我们一衣带水,文化相似(沿袭汉唐风范儿)的“东京派”这边来。事实上,日本人,做企业的确很高!甚至可以傲视整个世界。看看日本再看看中国的创业浪潮,何其悲凉日本人做企业,高到什么程度?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日本现今3万家百年企业,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当今世界存活时间最长的企业也在日本。 公元578年,按我们的纪年习惯,当时正处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据说日本当时还没有步入封建社会,人类史上寿命最长、最古老、专营建筑的企业——“金刚组”,就诞生在那个时候。传承至今,这家企业寿命1438岁,世界最长寿企业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另外稍年轻一点的日本企业,比如 “西山温泉庆云馆” 成立于公元705年; “法师”旅馆成立于1295年; “千年汤古” 旅馆成立于1296年等等,寿命都在1000年以上。并且,这将近3万家长寿企业中,我们所“鄙夷”的家族式企业比比皆而是。下面,也谈谈我们自己的企业光荣历史,目前国内最古老的企业六必居,诞生于1538年;陈李济,创建于公元1600年;剪刀老字号张小泉,诞生于1663年;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王老吉,成立于1828年。这些就是我们年过150的5家企业。有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大量的以上市套钱为终极目的、心浮气躁的创业者,制造了我国每年100万具企业尸体。至于我们国内众多企业家、创业者经常奉为“经典”的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足五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少于7年,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不足12年。超过50年的企业,少到可以忽略。重点来了,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神一样的高度。面对我们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再学习“西洋”那种“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不知道这个数字该怎么变化。至于日本企业的长寿,可以归纳出这几个名词:平等、家族式责任、专注。只有平等看待每一个行业,才有各类企业共同繁荣的前提,这也是企业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的重要原因。比如前面提到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他看来做寿司就是世界上最神圣、最伟大的事业,他也因此获得巨大的荣耀。至于家族式责任,比如“金刚组”这样的企业就是家族传承,世世代代都在传承前人已有的名誉、功绩,也要为后代的发展做长期规划,以这样的心态和责任担当经营企业就像是这个企业的创始人一直活了1438岁,一直在做这一件事,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至于专注,结合日本这个民族长期性格来看,甚至可以叫做“死心眼”。一个寿司,能钻研55年;一个隼牟能摸索改良1000多年······永远不满足于自己上一个产品,永远在以全副精力在做手上这件产品,永远在改良下一个产品,“日本造”成为“精品”的代名词,日本企业长命千岁,真的合情合理。我们很多企业家、创业者也大都是力主平等、家天下情结、刻苦钻研的亚洲人,日本的脾气按说跟我们是很对路的。但是不知道那些人怎么回事,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家门口的“师父”视而不见。也就这样,日本敞开了大门,看到并没有人前来拜师,只好以独孤求败的姿态蹲在神坛上,看着我们一群群的创业者跟苍蝇一样到处乱飞,到处碰壁;他们看不惯的时候,就悄悄缩缩地伸出手,扇我们一个耳光,火辣辣的疼。【责任编辑/魏峰】